天涯何处无芳草

2017年03月27日   

20 世纪便仰慕“格氏栲”的大名,却在 21 世纪,也即 2002 年的4月末,方到三明进入三元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格氏栲原始森林景区。来迟了吗?但感觉的新鲜度,却半点儿也没有褪。

格氏栲属壳斗科栲树的一种,山民们本称它为青钩栲、赤枝拷、栲。应该说,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发现了它的存在,但直到上世纪30年代,英国人格瑞米进入三元县这一片1125公项、保持着原始风貌,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树种群落进行考察,由他向世界公布了这一发现,才为世人所知。于是,举世瞩目,这栲树也被命名为格氏栲。中国大地上的树木起了一个外国的名字,我们就大方一点吧,英国人也是人,科学知识本来就是属于全人类的嘛!

山中稀世宝,人称格氏栲,风雪加战乱,千年压不倒”。上世纪80 年代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同志,对格氏栲曾发出过这样的赞叹。我们既不是植物学家,也不是政治家,那就以一名俗子凡夫的心态,在格氏栲的原始森林中去体味一回“千年压不倒”的人生吧。

我们沿着通幽的山径,进入由格氏栲组成的密林中,时近正午,烈日当

空,人在林中,始终被生命之绿严严地包裹着,感受着一丝一丝的凉。山径
两旁的山体厚厚地铺着一层层即将化为尘土的落叶,时不时还会发现横倒着的^已经腐朽了的粗大的格氏栲的树干,生命似乎将从这里终结。但是,我们看到了
被称作“枯木逢春”的一颗两人合抱的大“栲”,树冠被雷击劈去,紧余粗大的躯干,树头却又生出嫩绿的枝芽,堪称“坚强不屈”。而一棵身高数十米、胸径需五六人合抱的被誉为“栲树王”的大树,据说树龄几千年,依然枝繁叶茂,又可称“老而弥坚”了。更叫人兴奋的是,就在那厚厚的腐叶下,更多的新生的栲树王在冒出头来,用生命抢夺雨露阳光,这不正是“后继有人,生生不息”吗
格氏栲景区的顶峰,不算太高,那叫黄凤萍的导游小姑娘说,从山脚爬到山顶也才四百多米。可是,以我耄耊之年的老弱之躯,爬到距离山顶还有三分之一的脚程时,便已气喘吁吁,有些气馁了。我不爬了,说:“就坐在这等你们吧!”那小姑娘说:“快到山顶了,半途而废,不可惜吗?再坚持一下,就能登上顶峰的腾龙阁了,顶多20分钟吧。”我被这小姑娘连哄带骗,重振旗鼓,找一根枯枝作拐杖,继续攀登。绝对不止二十分钟,至少要半小时,但我终于成为胜利者。原来人在困难的时候,气馁的时候,需要的是再坚持一下的决心和勇气,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啊!
在景区可以体味原始森林天地洪荒的野味,也可欣赏许多后人构筑的宜人景点,这些我都记不清了。但有一处却是值得向公众推荐的,这便是在叫人一览众山小的腾龙阁上,遍布于粉墙红柱的“涂鸦”,游人在此纷纷刻写下自己的芳名。我爱玩,便顺手抄下了几位大名:李静洲、黄秀玉(名字连在一起,可能是一对夫妻),还有程慧琳、陈东海、潘文武、梁伟一一如果景区管理者把墙柱重新粉刷整修一遍,仅留下一方“涂鸦”密集处,标以“敬请手下留情”的告示,提醒来者,则不仅可使涂鸦者“百世流芳”,也可作倡导文明的新景了。
我不止一次地想,每年都有三个黄金周,但对囊中羞涩之人,多半只有羡慕他人之份。那何不就近玩它一把?天涯何处无芳草,格氏栲原始森林景区,就是芳草之一呀!